9月14日下午,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“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变迁的历史源流”课题组在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红楼138会议室举行学术沙龙。会议由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副院长沈志富教授主持,学校学报编辑部主任金仁义教授、法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副院长邱少晖教授及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。

会议伊始,王顺博士作了题为《明代监察制度的概况与研究进展》的学术报告。报告系统阐述了明代监察制度的总体面貌与研究动态。明代监察制度体系严密,以都察院、六科给事中和提刑按察司为核心,构成了中央与地方分层运作的监察网络。都察院作为最高监察机关,职掌纠劾百司、考察官员、审理重狱及提督各道;六科负责稽核奏章、监督政务执行,以防壅蔽;提刑按察司则作为“外台”,主导一省刑名与监察事务。报告还梳理了20世纪以来学界对明代监察制度的研究历程,从整体梳理到专题深入,体现了多学科、区域化研究的趋势。
在研讨环节,课题组成员围绕报告内容展开深入交流,就监督与监察的关系、监察制度的历史演变脉络等关键问题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。课题组积极探讨了监察权扩张的原因,并且就《唐代监察制度研究》一书深入探讨了历史思维与法学思维之间区别与联系,以及历史学研究与法学研究的切入点的区别。
会议最终确定了下一次学术沙龙的时间与汇报人选,并对后续研究工作进行了部署,为课题的扎实推进指明了方向。
最后,沈志富教授作会议总结。他表示本场学术沙龙思想激荡,精彩纷呈,不仅深入探讨了明代监察制度研究的最新进展,更就监督与监察的辩证关系、监察制度演变的历史脉络、监察权扩张的动因与影响等核心问题,进行了富有深度和广度的交流。讨论中还碰撞出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新观点与思想火花,对于推动课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和历史视角。

本次沙龙进一步凝聚了团队共识,激发了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学术热情与研究使命感,为产出高水平、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,有力推动课题研究迈向新阶段。
(撰稿:汪玉麟;供图:汪玉麟;审核:沈志富)